下庄基础教育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送别冰心》教学反思

向下

《送别冰心》教学反思 Empty 《送别冰心》教学反思

帖子  周辉1 周三 六月 15, 2011 10:43 pm

《送别冰心》教学反思

对于选择这篇课文来讲,对我来说着实是一次挑战,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冰心的作品虽以儿童作为一大主题,但当今这个时代的儿童,对冰心奶奶的了解可谓是微乎其微,通过几篇作品,就能读懂一个人,恐怕连我们这些大人都很难做到,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冰心的距离,是我教学构思的一个原点。其二,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或相关的教学案例几乎为零,对于我来说,对冰心的了解也只是现当代文学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如果想使冰心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鲜活起来,教师首先就要走近冰心,为此我拜读了冰心的作品《世纪的回忆》,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但在真正的教学中,结果却不令人满意。
我本人认为,我的这个教学设计,有两处较令我自己喜欢,但也同时存在着不足。第一处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想象的环节,“当冰心的孩子们,看到老人孤零零的躺在冰冷的灵床上时,此刻他们的头脑中,会回忆起哪些画面呢?”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结合,从而感受到孩子们与冰心那份难以割舍的挚爱亲情,体会这“轻轻地吻”所蕴含的爱的分量。虽设想的很完美,但当学生的思维与我的预设没有合拍时,
我便变“引”为“牵”,从而没有使教师、学生、文本达成共鸣,也是我整堂课存在的共通之处,也是失败的元素。另外一处在学生对冰心的再认识部分,我出示了《亲人眼中的冰心》中的部分话语,在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冰心做过的哪些善事之后,对冰心的认识绝对会比在冰心的作品中认识的更为深刻,最起码拉近了学生于冰心的距离。只是在资料的筛选上,对冰心的概括还不够全面,准备工作仍不够完善。
课标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我的课堂中,有个性的见解极少。学生的回答可谓千篇一律,语言苍白而无力,听之乏味。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的确学生的“悟”离不开老师巧妙适时的引,叶圣陶先生指出“导者,多方高潮,使学生自求得之,率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不是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是灌,只由教师作一厢情愿的注入,也不是“索”,变着法子逼学生就范。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固而“引”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惑决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引导学生联想,引导学生畅谈,感情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使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客观生活画面,在学生脑海里逐渐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课文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已有经验情感产生共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激发朗读欲望。而这些却是在我的课堂中所最最欠缺,但也注明这将是我今后语文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周辉1

帖子数 : 30
注册日期 : 11-04-2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