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着享受与种子同成长的快乐——《播种种子》教学设计
幸福着享受与种子同成长的快乐——《播种种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播种种子》属于一个典型的劳动实践活动课,本课内容是了解植物(以四季豆为例)周而复始的生长周期,指导学生掌握种植种子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并在劳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本课适合四年级下学期使用,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观察、肯动脑,对待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他们喜欢实践活动,有相当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播种种子》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他们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来看,我们学校是城市小学,好多的孩子连小麦和韭菜也认不到、分不清,他们见惯了高楼大厦,可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却和他们隔得好远好远。而且班里学生大部分还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缺乏劳动实践,而且多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都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的依赖性。鉴于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劳动课不仅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要走进大自然,让他们接触到来自自然的鲜活的生命的成长历程。《播种种子》一系列活动,教孩子从“选种”到“播种”、“施肥”,到“收获”,全过程地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使孩子能够珍惜生命,获得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
二、设计理念
1、课标指出:“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通过学科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播种种子》一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季豆”种子种植作为切入点,在校园一角开辟场地作为“试验田”,教给学生种植方法,让学生经历播种、管理、收获等全过程,其中播种纳入课堂教学进行,其他几个环节都作为延伸活动,在课余时间进行,这样,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栽培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习实践技术,又能培养他们劳动热情。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对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亲历种子的选择、播种、管理和收获,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耐心、细心、善思等劳动素质,使他们体验种植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种种子的常识。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播种种子的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参加种植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在劳动中体味到生命成长的体验。
2、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不但获得较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初步学会种种子的技能。
3、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要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教学过程
主要分五步:
(1)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掌握基础知识。
(3)课后实践:指导实践,动手操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成果汇报与交流
(5)活动总结、引申、反思
四、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生们要做的工作有:
自由组合成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由5名同学组成;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进行组内分工;每个人必须向组长汇报自己将怎样完成自己的工作。搜集图片、文字等资料,以备上课使用。
学生们可以参考使用的方法:
1、查阅植物系列的专业用书,如《大百科全书》(植物系列)、《十万个为什么》等。
2、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料。借助搜索引擎:http://www.baidu.com、http://www.google.com等搜索图片、文字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料。
3、访问家庭成员、邻居、农民朋友、植物专家等人士,充实资料。
4、随时在“我的资料袋”中记录自己的收获及疑难问题。
教师要准备的工作有:
1、教师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种种子”有关的资料 , 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 帮助学生了解“种种子”的相关知识。
2、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4、指导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种子萌芽”的探究及“种植种子”的实践活动。
附录1:我的资料袋
话题1、我的新发现
话题2、我的疑问
(二)课堂教学(详案见附录)
重点:种子的萌发探究
教学策略:置疑—探究—交流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种子萌发所必须的条件。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品质和方式;
3、培养学生有理、有序地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参与的乐趣,逐步树立自信心。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流程:
1、教师引导,引发讨论
2、小组内交流
3、成果展示,体会参与合作学习后的乐趣。
(三)课后实践
重点:合作进行种植实践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过程中思考,形成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3、活动成果以备接下来的活动使用。
活动流程:
组织学生种四季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其他植物的种子)
(1)教师操作示范
(2)让各组选一两位学生当众练习。
(3)以组为单位在规定地段种植。
劳动结束时,教师检查一遍学生种的是否符合要求。
(1)对种种子技能的掌握及劳动纪律作简要的评议。
(2)让学生交流种植过程中的体会,比一比谁种得最好,并讨论播种后还要做些什么?如何实施?
(3)鼓励学生平时还要来观察、关心四季豆的生长。
(四)成果汇报与交流
1、坚持记观察日记,记录四季豆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还可以用拍照片、摄像等方式记录。
2、定期组织成果汇报与交流
(五)活动总结、引申、反思
活动策略: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品质;
2、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信心和乐趣;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流程:
1、学生自我和相互评价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教师肯定学生的成功,提出希望,总结活动完成情况。
总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通过实际操作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获取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各种感受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体现了小学生活与劳动课以动手实践为主的特点,在教师精炼的讲解示范之后,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时间。教学中一半时间以上用在练习上,充分利用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巩固生活与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最佳立足点。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知识的环境,唤起学生对原有相关经验的联想,只有通过学生动脑筋想,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创造的潜能也就开发出来了。
劳动课中的种植课,无疑是学生的一方乐土。在种植课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播种种子》属于一个典型的劳动实践活动课,本课内容是了解植物(以四季豆为例)周而复始的生长周期,指导学生掌握种植种子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并在劳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本课适合四年级下学期使用,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观察、肯动脑,对待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他们喜欢实践活动,有相当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播种种子》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他们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来看,我们学校是城市小学,好多的孩子连小麦和韭菜也认不到、分不清,他们见惯了高楼大厦,可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却和他们隔得好远好远。而且班里学生大部分还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缺乏劳动实践,而且多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都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的依赖性。鉴于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劳动课不仅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要走进大自然,让他们接触到来自自然的鲜活的生命的成长历程。《播种种子》一系列活动,教孩子从“选种”到“播种”、“施肥”,到“收获”,全过程地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使孩子能够珍惜生命,获得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
二、设计理念
1、课标指出:“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通过学科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播种种子》一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季豆”种子种植作为切入点,在校园一角开辟场地作为“试验田”,教给学生种植方法,让学生经历播种、管理、收获等全过程,其中播种纳入课堂教学进行,其他几个环节都作为延伸活动,在课余时间进行,这样,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栽培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习实践技术,又能培养他们劳动热情。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对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亲历种子的选择、播种、管理和收获,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耐心、细心、善思等劳动素质,使他们体验种植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种种子的常识。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播种种子的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参加种植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在劳动中体味到生命成长的体验。
2、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不但获得较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初步学会种种子的技能。
3、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要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教学过程
主要分五步:
(1)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掌握基础知识。
(3)课后实践:指导实践,动手操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成果汇报与交流
(5)活动总结、引申、反思
四、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生们要做的工作有:
自由组合成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由5名同学组成;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进行组内分工;每个人必须向组长汇报自己将怎样完成自己的工作。搜集图片、文字等资料,以备上课使用。
学生们可以参考使用的方法:
1、查阅植物系列的专业用书,如《大百科全书》(植物系列)、《十万个为什么》等。
2、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料。借助搜索引擎:http://www.baidu.com、http://www.google.com等搜索图片、文字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料。
3、访问家庭成员、邻居、农民朋友、植物专家等人士,充实资料。
4、随时在“我的资料袋”中记录自己的收获及疑难问题。
教师要准备的工作有:
1、教师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种种子”有关的资料 , 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 帮助学生了解“种种子”的相关知识。
2、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4、指导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种子萌芽”的探究及“种植种子”的实践活动。
附录1:我的资料袋
话题1、我的新发现
话题2、我的疑问
(二)课堂教学(详案见附录)
重点:种子的萌发探究
教学策略:置疑—探究—交流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种子萌发所必须的条件。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品质和方式;
3、培养学生有理、有序地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参与的乐趣,逐步树立自信心。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流程:
1、教师引导,引发讨论
2、小组内交流
3、成果展示,体会参与合作学习后的乐趣。
(三)课后实践
重点:合作进行种植实践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过程中思考,形成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3、活动成果以备接下来的活动使用。
活动流程:
组织学生种四季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其他植物的种子)
(1)教师操作示范
(2)让各组选一两位学生当众练习。
(3)以组为单位在规定地段种植。
劳动结束时,教师检查一遍学生种的是否符合要求。
(1)对种种子技能的掌握及劳动纪律作简要的评议。
(2)让学生交流种植过程中的体会,比一比谁种得最好,并讨论播种后还要做些什么?如何实施?
(3)鼓励学生平时还要来观察、关心四季豆的生长。
(四)成果汇报与交流
1、坚持记观察日记,记录四季豆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还可以用拍照片、摄像等方式记录。
2、定期组织成果汇报与交流
(五)活动总结、引申、反思
活动策略: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品质;
2、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信心和乐趣;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流程:
1、学生自我和相互评价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教师肯定学生的成功,提出希望,总结活动完成情况。
总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通过实际操作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获取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各种感受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体现了小学生活与劳动课以动手实践为主的特点,在教师精炼的讲解示范之后,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时间。教学中一半时间以上用在练习上,充分利用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巩固生活与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最佳立足点。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知识的环境,唤起学生对原有相关经验的联想,只有通过学生动脑筋想,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创造的潜能也就开发出来了。
劳动课中的种植课,无疑是学生的一方乐土。在种植课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郝秀玲- 列兵
- 帖子数 : 34
注册日期 : 11-05-05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