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基础教育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语文“看面料”——研读教材

向下

语文“看面料”——研读教材 Empty 语文“看面料”——研读教材

帖子  李颖 周五 六月 24, 2011 1:25 pm

看面料:裁剪师傅拿到面料总是大气地一摊,先从远处整体看看面料的颜色、图案大小以及纹路走向等。接着,摊在手心看看质地是棉,是纱,还是绸缎的。然后握在手里感觉一下是软是硬。最后,才去判断这块料适合做什么款式。如果,拿棉制的方块土布做一件洋裙,那岂不闹了一个大笑话。
教师备课也一样,也得首先学会“看料”,即钻研教材。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没有实实在在的文本研读,跨过教材本身做许多的引申和发挥,或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那种感悟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是肤浅片面的白话。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呢? 只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课上才可能做到运用自如,心里有底,对学生的反馈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教学才会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特色。有句话叫“只有钻得进去,才能跳得出来”。
例如《沁园春 雪》一文,教师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就不仅要知道上阙部分通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还要懂得下阙部分作者评古论今是为了衬托今天的人民大众,更好的赞美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人民英雄。这是对课文最基本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必须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文章结合起来更进一步的理解,这首词无论是它的写作还是发表的年代都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同志在文中除了赞美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人民英雄外,还体现了他坚信革命必胜的壮烈情怀,这其实也可以让我们理解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为什么是如此的激昂豪迈,也深深的感染了读者,从而真正把准作者行文的思路。
当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素材,备课时我们不能把教材作为课程标准来解读,特别是在目前“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应该由过去的重钻研教材转变为更加重视钻研课程标准,这是历史性的转变;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教学素材,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教学素材的选择不应局限于教材,应该与周围的社会、自然、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反复阅读,做到逐字逐句,深钻细研。就具体一个章节而言,必须弄懂这个章节主要介绍哪些内容,每一部分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各部分内容是怎样展开的、怎样论述的,各部分内容之间是什么联系;各部分内容中涉及哪些基本概念,应当怎样定义,为什么这样定义,怎样指导学生理解这个定义;各部分内容涉及哪些基本法则、基本定理、基本公式,它们的内容是什么,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适用的条件是什么,它是怎样总结推导出来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在钻研、学习课程标准的同时,还应该仔细研究教材,广泛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从中选取合适的素材,充实教学内容。青岛的王泽钊老师只用了3个星期就教完了一般教师要教一学期的语文课本,剩下的时间用来教他自己选择的古今中外名著。他的自编教材《新语文》曾在四所省重点高中试用,深受欢迎,高考语文成绩普遍优秀,且很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屡屡获奖。深圳育才中学的严凌君老师将自己定位在一名引领学生“在人文的历史长河上摆渡”的人,编辑了一套“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

李颖
列兵
列兵

帖子数 : 32
注册日期 : 11-05-09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