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一、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7、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学者称他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6、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7、文中有对一对反义词是 和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濯清涟而不妖(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陶后鲜有闻( ) 6、亭亭净植( )
7、予谓菊( ) 8、宜乎众矣(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陶后鲜有闻
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课文阅读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可爱者甚蕃( )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宜乎众矣( )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二)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斜的词。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2.翻泽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三)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噫 菊 之 爱 陶 后 鲜 有 闻 莲 之 爱 同 予 者 何 人 牡 丹 之 爱 宜 乎 众 矣
1.用“|”给第二段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出淤泥而不染 (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陶后鲜有闻 ( )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4.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5.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喜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③香远益清( ) ④陶后鲜有闻( )
2. 按要求填空
①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写莲表现自己高洁的语句是__________,表现自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 ②本文主要是写莲,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菊与牡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人们以“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某人的高贵品质。在当今社会,人们又以“入淤泥而不染”来评价其高洁,可谓精妙传神。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二、三、四答案略
五、课文阅读
(一)1、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托物言志
(二)答案如下:1.多;洗涤;长蔓(牵牵连连);更加 2.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衬托莲花的高洁③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4.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答案】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眭意“菊/花”、“牡丹/花”、“莲/花”这些误区 2.①多②沾染③洗涤④少3.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4.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 5,①写出花名即可 ②用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来回答可给满分;用学生自己的观点来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
(四)1. 多;洗涤;更加;少2.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衬托莲花的高洁,增强表达效果 3. 略4. 这里只将“出”改为“入”,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后者表明深入淤泥而不染且高洁。(意对即可)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7、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学者称他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6、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7、文中有对一对反义词是 和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濯清涟而不妖(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陶后鲜有闻( ) 6、亭亭净植( )
7、予谓菊( ) 8、宜乎众矣(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陶后鲜有闻
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课文阅读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可爱者甚蕃( )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宜乎众矣( )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二)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斜的词。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2.翻泽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三)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噫 菊 之 爱 陶 后 鲜 有 闻 莲 之 爱 同 予 者 何 人 牡 丹 之 爱 宜 乎 众 矣
1.用“|”给第二段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出淤泥而不染 (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陶后鲜有闻 ( )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4.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5.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喜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③香远益清( ) ④陶后鲜有闻( )
2. 按要求填空
①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写莲表现自己高洁的语句是__________,表现自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 ②本文主要是写莲,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菊与牡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人们以“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某人的高贵品质。在当今社会,人们又以“入淤泥而不染”来评价其高洁,可谓精妙传神。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二、三、四答案略
五、课文阅读
(一)1、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托物言志
(二)答案如下:1.多;洗涤;长蔓(牵牵连连);更加 2.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衬托莲花的高洁③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4.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答案】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眭意“菊/花”、“牡丹/花”、“莲/花”这些误区 2.①多②沾染③洗涤④少3.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4.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 5,①写出花名即可 ②用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来回答可给满分;用学生自己的观点来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
(四)1. 多;洗涤;更加;少2.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衬托莲花的高洁,增强表达效果 3. 略4. 这里只将“出”改为“入”,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后者表明深入淤泥而不染且高洁。(意对即可)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刘永继- 列兵
- 帖子数 : 32
注册日期 : 11-05-0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