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作者采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2、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 感受学习鲁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结合历史知识回忆并搜集“九.一八事变”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结合阅读课上所读有关鲁迅的作品,谈谈你对鲁迅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4、 这是一篇驳论文,请你深入阅读课文,你认为文中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 补充: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 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地、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
三、自学成果展示
1、 字词展示(各组选派代表将本组认为重点的字词展示到黑板上,并解说)
字音:搽 cha 脊梁 ji 省悟 xing 诓骗 kuang
词义:玄虚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自欺欺人
2、 材料展示(了解背景)
将所搜集的关于“九。一八”事变材料和鲁迅的材料分组展示,其它组进行补充。
教师补充: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与此同时,蒋介石又抛出了“三日亡国论”:“到现在他(指日本),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这是他在1934年8月27日的一个讲话。而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大公报的社论写的。当时还有这样一些言论:“我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也发表演讲:“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3、 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项展示,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偏颇,可借此展开探究讨论。
四、合作探究:
1、小组内就“文中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展开交流讨论。
展示探究成果:
错误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理由:地大物博、国联、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作者先驳: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未相信过自己,是“他信力”;现在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
再立:“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展示中教师要进行适时引导,尤其作者先破后立的方法)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结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结合历史举例说明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呢?
展示探究结果:
示例: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五、达标检测
1、 请运用驳论任选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A、“追星”是一种时尚 B、学习“无用论”
2、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写一段话,作一番介绍。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作者采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2、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 感受学习鲁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结合历史知识回忆并搜集“九.一八事变”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结合阅读课上所读有关鲁迅的作品,谈谈你对鲁迅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4、 这是一篇驳论文,请你深入阅读课文,你认为文中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 补充: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 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地、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
三、自学成果展示
1、 字词展示(各组选派代表将本组认为重点的字词展示到黑板上,并解说)
字音:搽 cha 脊梁 ji 省悟 xing 诓骗 kuang
词义:玄虚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自欺欺人
2、 材料展示(了解背景)
将所搜集的关于“九。一八”事变材料和鲁迅的材料分组展示,其它组进行补充。
教师补充: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与此同时,蒋介石又抛出了“三日亡国论”:“到现在他(指日本),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这是他在1934年8月27日的一个讲话。而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大公报的社论写的。当时还有这样一些言论:“我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也发表演讲:“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3、 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项展示,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偏颇,可借此展开探究讨论。
四、合作探究:
1、小组内就“文中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展开交流讨论。
展示探究成果:
错误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理由:地大物博、国联、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作者先驳: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未相信过自己,是“他信力”;现在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
再立:“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展示中教师要进行适时引导,尤其作者先破后立的方法)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结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结合历史举例说明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呢?
展示探究结果:
示例: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五、达标检测
1、 请运用驳论任选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A、“追星”是一种时尚 B、学习“无用论”
2、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写一段话,作一番介绍。
杜俊杰- 帖子数 : 24
注册日期 : 11-05-0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